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真题 > 管理学类 > 国际企业管理 >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国际企业管理:00148》试题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国际企业管理:00148》试题和答案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8日 来源:湖南大学自考办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企业管理》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14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罗斯托的观点,当一个国家经济上已基本工业化、资本货物与消费品生产都较
   发达时,该国经济发展处于    【    】
   A.走向成熟阶段      B.大量消费阶段
   C.起飞前准备阶段    D.起飞阶段
2.1915年至1930年全球第二次并购浪潮的特征是    【    】
   A.以生产和经营方面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
   B.跨行业混合并购与行业内的横向并购同时进行
   C.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主
   D.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
3.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和寡头垄断的产物的理论是    【    】
   A.全球区位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D.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4.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是    【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5.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是    【    】
   A.委员会      B.理事会
   C.部长会议    D.秘书处
6.影响社会购买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构成    B.物价水平
   C.收入水平    D.人口总量
7.国际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政治风险是    【    】
   A.本国化                B.外汇管制
   C.没收、征用或国有化    D.进口限制
8.牛肉出口商应避免将产品出口到    【    】
   A.美国    B.英国
   C.印度    D.巴西
9.下列属于成文法系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澳大利亚    D.法国
10.下列属于公司级战略特征的是    【    】
    A.合作要求低    B.风险较小
    C.灵活性大      D.赢利潜力较小
11.关于分公司,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属于总公司的组成部分    B.属于独立的法人
    C.没有自己的章程          D.没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12.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国内与国外业务区别的国际企业组织结构是    【    】
    A.国外子公司结构      B.全球性地区部结构
    C.全球性产品部结构    D.混合结构
13.下列属于产品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特征的是    【    】
    A.生产成本与营销费用下降    B.销售量稳定
    C.产品相当普及              D.生产力过剩
14.向消费者赠送样品属于    【    】
    A.公共关系    B.广告
    C.人员推销    D.营业推广
15.在国际市场上,名牌产品宜采用的分销渠道策略是    【    】
    A.广泛分销    B.密集性分销
    C.独家分销    D.选择性分销
16.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首要步骤是    【    】
    A.预测和分析    B.建立目标
    C.控制和评估    D.编制计划
17.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依次是    【    】
    A.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
    C.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
    D.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18.外汇波动对国际企业现行商务活动的短期现金流量的影响是    【    】
    A.经营风险    B.交易风险
C.会计风险    D.货币风险
19.国家对具有本国国籍或被认定具有本国国籍的自然人或法人产生于或位于世界范围
    内的课税对象行使课税权属于    【    】
    A.地域税收管辖权    B.公民税收管辖权
    C.居民税收管辖权    D.公司税收管辖权
20.国际企业采用分散式研究与开发有利于    【    】
    A.防止情报信息的泄漏
    B.更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C.母公司对研究开发预算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
D.母公司在产品开发后与当地市场保持密切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国际战略联盟兴起的原因有    【    】
    A.走向“无国界”化    B.占领更多市场
    C.应付不确定性        D.实现优势互补
    E.分担研究费用,减少风险
22.国际货币基金的资金来源有    【    】
    A.会员国缴纳的股本    B.会员国缴纳的份额
    C.借款                D.贷款
    E.信托基金
23.国际企业在东道国进行生产和营销活动时面临的政治风险包括的要素有
    【    】
    A.不连续性    B.不确定性
    C.政治力量    D.经济力量
    E.经营冲击
24.影响管理幅度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    】
    A.管理者所处的层次    B.管理者能力的大小
    C.组织的等级链长度    D.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
    E.下属的成熟程度
25.国际企业驻外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    】
    A.适应性      B.文化移情能力
    C.外交技能    D.灵活性
E.语言能力
 
三、判断改错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26.罗斯托认为,处于经济发展的传统社会、起飞前准备阶段和起飞阶段的国家属于发
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27.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国际通用的习惯做法和规
    则,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    】
28.集权管理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产品品种多、市场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较大的企
    业。    【分权管理方式    】
29.把几种消费上相关联的产品纳入一个包装物中统一出售的包装策略是配套包装。
    【    】
30.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基础的、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
动化制造系统是精益生产系统。    【灵活制造系统    】
 
四、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直接出口:企业不通过中间机构,而是直接将产品卖到国外客户手中。
32.母公司:通过拥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而控制其他经营活动的公司。
33.排队法:将被考评员工按照工作业绩的好坏进行一定次序的排列,以区别员工业绩水平的绩效考评方法。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4.简述东道国法规对国际企业产品决策的影响。
在设计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时,必须注意各国在安全性能、纯度、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无论东道国是出于何种目的对产品标准实施限制,企业都要严格遵守;
在产品包装、标签、牌号、商标保证和服务等方面,国际企业也必须了解东道国的特殊要求。
 
35.简述独资经营的主要缺点。
所需投资相对较大;
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相对较高;
并且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太欢迎国际企业的独资经营。
 
36.简述广告预算的销售比例法的优缺点。
优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确保广告支出不超过企业的支付能力。
便于企业对其在各国的销售实行控制和合理地分配资金。
缺点:它把销售看成是促销的动因,而不是结果,导致企业并不是根据市场机会来安排拨款;
他不鼓励进攻性的广告支出,不适用于介绍新产品到一个市场上去;
它对企业在不同国家市场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考虑不足。
 
37.简述国际企业人员绩效考评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公开、公平原则;
经常化原则;
全国性原则。
 
38.简述工厂规模的决定因素。
市场需求;
工厂生产的整合程度;
规模经济
企业的投融资能力;
政府因素。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9.论述国际经营者如何增强跨文化意识,克服文化差异。
主要方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培训。国际经营者应该接受文化差异方面的培训,了解国外及有关东道国文化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了解不同文化,可分为对事实性知识的了解和对解释性知识的了解两个层次。这个就需要国际经营人员在东道国环境中仔细观察,努力培养自己的文化移情能力,设身处地去认识和理解出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40.论述战略控制的过程。
战略控制是指企业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战略管理活动。战略控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确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来自于企业战略目标的细分,是用来衡量战略执行效果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可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个方面。
衡量实际绩效。这一步骤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测定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实际绩效的方式已有采用的标准规定下来了。衡量实际绩效及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领域,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涉及企业全球经营活动的一切方面。
找出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比较,管理者可以确定这两者之间有无偏差,旁无偏差或偏差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则工作按原计划继续进行;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偏差分析是为了采取纠偏措施,更好滴利用外部的机会,减少或缓和外部威胁以及更好地弥补内部弱点。
 
七、计算题  (本题10分)
 
41.某国际企业的制造子公司设在A国,产品成本为6000美元,该产品在A国的市场
    售价为8000美元,A国的所得税率为40%;销售子公司设在B国,该产品在B国
    的市场售价为12000美元,B国的所得税率为50%。
    (1)若A国子公司将该产品按A国的市场售价销售给B国子公司,B国子公司再
       按B国市场售价销售出去,则两家子公司的税后收入分别是多少?
(8000-6000)*(100%-40%)=1200(美元)
(12000-8000)*(100%-50%)=2000(美元)
 
    (2)若A国子公司将该产品按10000美元的价格销售给B国子公司,B国子公司再
       按B国市场售价销售出去,则两家子公司的税后收入分别是多少?与将该产品
       按A国的市场售价销售给B国子公司相比,两家子公司的合计税后收入增加
       了多少?
(10000-6000)*(100%-40%)=2400(美元)
(12000-10000)*(100%-50%)=1000(美元)
 
3400-3200=200(美元)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国际企业管理:00148》试题和答案:预览 免费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