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年真题 > 公共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和答案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和答案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8日 来源:自考资料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虎门条约》
  2.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D)
  A、军队素质较差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综合实力太弱 D、社会制度的腐败
  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是(A)
  A、奕沂 B、桂良 C、文祥 D、曾国藩
  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撰写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是(B)
  A、《人类公理》 B、《仁学》 C、《变法通义》 D、《天演论》
  5.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D)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6.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是(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建立于(C)
  A、北京 B、湖南 C、上海 D、武汉
  8.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影响较大的中间派别中,邓演达领导的是(C)
  A、乡村建设派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青年党
  10.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1.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困境的错误倾向是(A)
  A、“左”倾盲动主义 B、右倾投降主义
  C、“左”倾教条主义 D、右倾逃跑主义
  12.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D)
  A、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 B、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
  C、甘孜会师 D、会宁、静宁会师
  13.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策划成立的亲日政权是(B)
  A、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B、伪“满洲国”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日本总督府
  1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到(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15.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B)
  A、精兵简政 B、团结、进步、抗日
  C、和平建国 D、和平、民主、团结
  16.中共中央将减租减息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进行的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发端是(C)
  A、工人运动 B、农民起义
  C、学生运动 D、“三区革命”
  18.建国初期,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过渡形式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合作社
  C、高级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被中共八大采纳,这个思想指的是(B)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一要普及,二要提高”
  2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是(D)
  A、“二十三条”的制定 B、《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22.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是在(A)
  A、1964 年 10 月 B、1966年10月
  C、1967 年 6 月 D、1970年4月
  23.在中共十五大上,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C)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2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D)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进一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5.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其中第三次是(D)
  A、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家的大门
  B、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
       答:①战略方向问题。英、法等国的战略重心都在欧洲,瓜分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长期在大一统环境下的帝国需要的各方面付出太大,会削弱他们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投入。
       ②野心的大小不同。美国压根没有吞并中国的念头,它只要一个开放的市场。
       ③能力限制。像意大利那样的"穷光蛋帝国主义",西班牙那样的没落帝国有心无力。
       ④帝国主义间的相互牵扯。有些国家倒是想分(俄、日),但被上三种国家牵制。得不到大的好处也不能便宜其他人啊。
27.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年龄和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的产品分配制度;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8.简述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答:(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3)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29.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答: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论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历史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②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③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④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⑤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2.论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抗战的纲领主张、团结御侮的先锋作用、人民战争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33.论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答:第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第三,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2015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和答案:预览   免费下载(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