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
2、 邓小平指出:“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是事实上不够格......“,“不够格”指的是( )
A.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不深入 B.社会文化还不繁荣
C.我国还没有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
3、 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指的是( )
A.帝国主义侵略 B.封建主义压迫
C.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D.资本主义压迫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 )
A.“一条线”“一边倒”“另起炉灶”
B.“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C.“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条线”
D.“一条线”“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5、 毛泽东认为,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在政治上属于(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干群矛盾 D.基本矛盾
6、 社会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者是( )
A.政党 B.政府
C.学者 D.人民
7、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讲话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所有制的核心是( )
A.法律 B.产权
C.文化 D.传统
9、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
A.改善党的领导 B.加强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服从党的领导
10、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五中全会
11、 我国的国体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君主立宪 D.人民民主专政
1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B.立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实现共产主义 D.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1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15、 首先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习近平 D.江泽民
16、 党的领导主要是( )
A.军队领导、政治领导、经济领导 B.政治领导、经济领导、思想领导
C.理论领导、政治领导、文化领导 D.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C.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问题 D.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18、 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是( )
A.1987年 B.1986年
C.1999年 D.1997年
19、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
A.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 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C.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D.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规范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 )
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1、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B.美国主导全球化
C.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慢 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
22、 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成立的是( )
A.手工业初级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23、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赎买政策是( )
A.实行定息制 B.四马分肥
C.无偿没收 D.一次性买断
24、 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行动纲领和总揽全局的根本方针是( )
A.马列经典 B.党的基本路线
C.行政法规 D.社会传统
25、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 )
A.欧盟 B.中国
C.美国 D.俄罗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 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26、简述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27、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8、 我国是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29、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3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31、 简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32、 简述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 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 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 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 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 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