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信息 > 湖大考研经验分享(一):390+二战上岸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自考优势:
1、湖南大学名校文凭,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含金量更高;
2、学习过程,全程跟踪服务。所有课件全部实现视频教学,轻松搞定考试;
3、学习时间自由安排,不耽误工作时间,省时,省心,更省力;
4、湖南省毕业人数多,轻松参考,快速拿证!

湖大考研经验分享(一):390+二战上岸湖南大学!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来源:147采集

本科院校 :重庆大学产品设计目标院校及专业:湖南大学设计学

考研成绩:总分399 手绘:135 理论:135

Part-01考研整体状态

我是二战上岸的考生,在本科期间就了解到湖南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水平在全国前列,于是下定决心想通过读研来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由于一战的时候准备十分不充分,复习时间过少,也缺乏很多考研的经验,成绩比较不理想。

2020年6月毕业以后我开始全身心地备战2021年的考试,汲取了上一次的不足,再加上湖大扩招的消息,使我更加坚定了目标。

从7月开始我每天去图书馆复习,并且参加了卓尔谟的暑期考研手绘课程,重新拾起了丢了半年多的手绘,为之后的手绘复习打下基础。8月份开始我就报了个考研秋季全程班,开始了全天候全身心的复习。

扩招也意味着考研的人数激增,2019年我参加的卓尔谟国庆班还是十多个人的班级,2020年就增长到了三十多人,在这样巨大的竞争下压力也成了我的动力,我保持关注院校动态和考试的趋势重点并积极准备。

Part-02目标院校详解

A:初试准备

Q为什么会选择考研这条路?有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理由?

二战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身边的同学都开始工作赚钱了,自己却一无所有,只能一条心地学习。我认为考研既是对自己能力与思维的再一次提升,也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接受更多前沿的信息和资源。我觉得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从学校面向社会的过渡过程,我也希望读研能让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Q今年目标院校的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设计三个方向复试分数线多少?

今年工业设计工程不招收学生,设计学和艺术设计进入复试的要求都是346分,和国家线一样。学硕分数线上涨1分,专硕有下降趋势。单科要求分别是公共课50分和专业课90分。

Q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设计三个方向考试内容有什么不同?

设计学(学硕)与艺术设计(专硕)的考试内容区别首先在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英语一相对英语二来说是较难的。特别是今年的考题,我印象中英语二考70-80分的大有人在,但英语一相对去年来说难度有所升高。

Q今年设计学、工业设计工程和艺术设计三个方向各招收人数,录取比多少?

设计学考纲计划招收5人,实际计划招收13人,7人进入复试。艺术设计全日制计划招生24人,非全日制20人,16人进入复试。

Q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或者说阶段性一定达成的复习目标与状态,能否讲述一下?

考研的学习过程中计划与执行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知识储备基础,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给自己计划好的任务,尽量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要保证在这么持久的复习时间里留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不然到后期会非常疲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B:手绘+快题复习

Q请先描述一下自己的手绘基础是怎样的?

我是艺术生,本身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对于考研手绘的了解依旧很薄弱。在去年一战我就报名了手绘班和最后冲刺的网课,掌握了一定了手绘基础。今年开始复习进程后,我又报名了湖大定校班,恢复一下手绘技法,又报名了国庆的冲刺和秋季全程班,在老师的指点,以及坚持练习下,手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Q今年初试和复试考研快题的题目是什么?

回忆一下今年的考题大概意思是:当前社会交通高速发展,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但仍有许多交通问题,请你基于一个问题进行解决,要求设计分析与交互情景,三个草图方案,主效果图。

由于题型相对与往年的较大改变,我对题目的分析有些不自信,浪费掉了一些时间,最后我决定画较为擅长的一张草图方案以及两张主效果图,以达到增强画面表现的目的,以及在最后的时间写了一张较为完整的设计分析。这种画法其实是很激进、冒险的,我自己也没有尝试过,十分没有把握。大家考试时还是建议求稳为主,不要贸然尝试。

Q快题考试用纸尺寸+考试时间?

考试自备A3纸和绘画工具,考试时间是3小时。

Q对于你的目标院校,你的手绘准备方向是否有根据往年真题的考题方向进行侧重点训练,最终看到你的考题时候是否如你所愿?

复习期间我了解了湖大的研究侧重方向以及历年真题的出题偏好,几乎将所有智能产品以及汽车方面的真题都画了一遍,定了一个基本的构图、形态和版面效果图。

由于我的手绘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在暑假上过基础课后并没有把它作为复习重点,而是保持基本的手感练习。每周周末也会保持至少两张主效果以及若干草图的产出。平时复习其他科目的间隙我会收集一些手绘的素材、形体意象图以及关注前沿的设计动态,并合理吸收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

C:理论复习

Q史论参考书目有哪些,主要看那几本,重点考哪本书为主?

参考数目: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

Q史论复习的扩展资料推荐,复习笔记和往年史论真题参考?

Q你在复习设计理论的过程中,你自己是怎样总结自己的理论复习方法的,有没有特殊的技巧可以分享给大家?

我的史论基础比较弱,因此每天基本上都安排了复习时间,将参考教材梳理完以后,我开始背默《史论核心笔记》,由于我自认为背诵能力不太行,我就边抄边记,让手先形成肌肉记忆。从抄到默写满了厚厚的一沓A3纸,整本核心笔记大概抄了9-10遍。这是史论考试最基本的知识要求,所以一定要做到不丢分。并且在熟知书本知识、理清历史脉络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扩充的知识。

Q今年的初试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的?

最后的两道论述题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在考前我幸运地把两道题都押中了。这两道论述题分别是分析对比苹果与华为的设计生态和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师职责(大家也可以尝试想想自己有没有思路)。

考前我把自己认为可能考的题都写了一遍框架,虽然考试时感觉自己并没有答得好,但好在起码写满了。而且有句话说得好,准备了再差也比没准备的强。

D:公共课复习

Q个人对考研英语政治准备意见?

英语:

政治:

我个人对于政治的复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不断地刷题和背书,选择题的练习——我在有限的时间里刷了两本题库以及肖四肖八等若干模拟卷。背分析题的时间通常集中在最后不到一个月,所以这也要求我们把史论的基础在前几个月打扎实一些,因为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把精力和脑袋尽量留给政治,保证不拖后腿。

E:复试准备

Q复试考哪几科,各科所占分值,有哪些要求,复试流程如何?

复试包括专业测试、综合面试和语言测试三部分,总成绩为240分。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为30分钟。

专业测试(100分,15分钟)

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共100分。考生在面试前应完成个人作品集的设计制作,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在指定时间统一收集,复试小组负责对作品集进行集体评分,并随机选择作品集中的2个作品进行专业考核。

作品集应为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成果;清晰简要介绍作品创作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方案细节;能反映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和完整设计过程;设计方案视觉效果、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成熟度;设计作品有红点奖、IF奖、红星奖等获奖或成果评价为优秀作品。

综合面试(120分,10分钟)

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个人心理健康状况、逻辑思维、综合表达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重点考查考生参与社会公益、社会实践及各项比赛、个人特长与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共120 分。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计入考生总成绩。

语言测试(20分,5分钟)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共20分,根据考生听力理解准确程度﹑话语连贯性和语言的灵活性和得体性进行评分。

Q复试老师都提些什么问题,回答重点是什么?

今年依旧是线上面试,这也许也是以后的复试趋势。面试过程大概20分钟至半小时。每个考生参加复试老师问的问题都有所不同。先给考生5分钟的时间自我介绍以及介绍自己的作品集,老师会根据考生的自我介绍和作品集内容提出相应问题,以及一个英文提问,一般是与时事或者专业方面相关的问题。

老师对我的提问是:

1、介绍一篇你读过的学术论文(最好是湖大老师的)。

2、谈谈你对湖大研究方向(我提到的是智慧出行和智能装备方向)的认识。

3、你对产品的结构和逻辑分析的理解。

4、你认为在此次新疆棉花事件中,工业设计应当如何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英文提问)。

Part-03考研心得及建议

在我看来从7月到考试前的每一天复习都让我难忘,因为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每天几乎都是一样的过法——起床,吃早餐,在教室学一整天,吃饭睡觉……我几乎没有出过小区,考完之后回忆起来仿佛这些天就是同一天的循环。

说这些不是为了劝退,而是让大家明白,考研首先就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以良好的心态才能善始善终。其次,目标也很重要。目标需要适当而坚定,因为每个学校的考题和题型偏向都有所区别,所以临近报名再换学校是来不及复习的。对于目标的确定最好在10月份以前。

再就是心态要沉稳,也许你的实力比你以为的强。考前我给自己的期望分数是380分左右,考完试对自己的分数预估只有360左右。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在初试和复试阶段我都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但是结果比我想象的好太多。所以各位一定不要妄自菲薄,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初试之后休息一段时间,调整一下状态,再接着把复试内容准备充分。

在考研这段时间里,卓尔谟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如果没有手绘课的训练,我不会有现在的手绘能力,更不用说对于新题型的分析把控。如果没有全程班这个阶段的学习,我也许依然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复习进度,也不知道身边对手的能力……卓尔谟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参照的平台,在我困惑的时候给我建议和解答。

回想起来,考研是一件辛苦但快乐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的复习枯燥乏味,但我也结识了很多一起努力奋斗的朋友,虽然冬天的学习很是煎熬,但在冬天复习的深夜能喝上热乎乎的汤,又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呢?

希望大家踏上考研路,不言后悔,一战成硕。